進入九月,大部分地方已經踏進了秋天的“門檻”,而十里鋼城依然“留戀”夏日,尤其在軋鋼生產一線,“秋老虎”仍在發(fā)威,熱浪依舊。但是80、90后的“后浪”們卻不畏艱難,誓將“質量至上”進行到底。
把控產品質量源頭的巾幗花——簡單的事情重復做,重復的事情用心做,質量就會有保證。
“劉婕,又在核對成分?剛才爐號工曉飛不是已經核對了嗎?”
“她是已經核對了,我還得復核一遍,確認無誤后才能組批入爐。” 劉婕一邊核對著坯料成分,一邊回答筆者的問題。
85后的爐號班長劉婕,長相清秀,性格樂觀,工作起來認真負責,做事有條不紊,尤其是涉及質量方面,她更是傾注全部的精心和細心。除了核對鋼坯成分和查驗組批,她還要定時對入爐坯料進行外觀尺寸檢驗。在“秋老虎”的肆意“叫囂”下,鋼坯溫度居高不下,火紅的亮光映紅了她原本白皙的臉頰,難耐的熱度使得她只能通過不停挪動腳步來緩解。即使這樣,她還是認真堅持測量、登記,從不草草了事。這就是一線恪盡職守、用心做事、從源頭把控“禹龍”品質的質量巾幗花。
奮斗在質量戰(zhàn)線的黨員——精益求精,追求卓越,堅持質量至上。
“像閆武星這樣堅持精益求精的‘死心眼’還真不多。”工作現(xiàn)場,閆武星的搭檔說道。
此刻汗流浹背的閆武星正在對加工好的軋輥進行裝配前的最后檢查,時而眼睛和手并用,一邊看一邊摸,確保軋輥表面光滑度;時而用千分尺測量著外圓尺寸并做好標記;時而用百分表校驗同軸度,保證軋輥加工精度;時而檢驗著錐度,保證誤差在0.03毫米以內,確保軋線生產出合格的產品。
閆武星常說,質量是生產的靈魂,哪怕只留下一點隱患,也等于埋下了一顆“定時炸彈”。對于生產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,他總是積極查找原因,制定相應措施,確保問題不重復發(fā)生。這就是閆武星,一名85后的普通黨員,不僅嚴格要求自己,而且在工作中永遠精益求精,追求卓越。
熱浪中盡職盡責的質檢工——質量意識在我心中,產品質量在我手中。
“9:00—10:00入庫成品外觀質量正常。”甲班質檢工郭佳慶在檢驗成品質量后,像往常一樣在作業(yè)區(qū)工作群里發(fā)出消息。
質檢工是軋線成品質量的重要“把關者”,他們常年與熱浪為伴,每間隔15分鐘,就要手持測量儀器,快速測量出紅鋼的寬度和厚度,密不透風的隔熱面罩在本就悶熱的環(huán)境中猶如大夏天蓋棉被,汗水如線般順著額頭流下來……每次換規(guī)格后,為了第一時間確認成品質量,他們堅持在溫度最高的成品區(qū)域對每一件產品進行檢驗,這樣就能在發(fā)現(xiàn)問題時及時通知軋線進行調整。除了測量尺寸,他們還要定時在工作群里通報成品外觀質量檢查結果,將“件件是精品”的理念根植于心,落實于行動。
在生產一線,“后浪”們始終如一地堅守著生產過程的每一道關口,他們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,不斷強化質量意識,鑄就“禹龍”輝煌!
()
|
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